《临江仙~心随香墨玲珑》
不解情根深浅,未知缘分西东。
屏山雰雾影朦胧。
月移丝柳翠,风拂藕花红。
谁叹光阴流逝,心随香墨玲珑。
也敲平仄赋从容。
窗前听竹韵,镜中见芳容。
(词林正韵,第一部,徐昌图体,双调五十八字,上片、下片各五句、三平韵。)
注:
不解:不懂,不理解的意思。唐·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一:“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”
情根:指爱情的根子。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一丝幽恨嵌心缝,山高水远会相逢;拿住情根死不鬆,赚他也做游仙梦。”
未知:是指产生一定的局限性,且处于一种迷茫的感知状态。唐·王周《藕池阻风,寄同行抚牧裘驾》:“船樯相望荆江中,岸芦汀树烟濛濛。路间堤缺水如箭,未知何日生南风。”
缘分:即因缘。有时指人与人或人与物之间发生的某种关系的可能性。《红楼梦》第八十八回:“却是除了老太太,别的也服侍不来,不晓得前世什么缘分儿”
屏山:本文中是指如屏之山。宋·陈岩肖《庚溪诗话》卷下:“千里故乡,十年华屋,乱魂飞过屏山簇。”
雰雾:雾气的意思。唐·宋之问《景龙四年春祠海》诗:“筵端接空曲,目外唯雰雾。”
朦胧:模糊不清,隐隐约约。文学上的朦胧有很多种意思,一是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;二是指一种美学境界上的朦胧。唐·王昌龄《西宫春怨》诗:“斜抱云和深见月,朦胧树色隐昭阳。”
丝柳:细柔如丝的柳条。唐·王涯《游春词》之一:“曲江丝柳变烟条,寒谷冰随暖气销。”
藕花:即荷花。宋·李清照《如梦令》词:“兴尽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”
光阴:明亮与阴暗,白昼与黑夜。指日月(时间)的推移。唐·韩偓《青春》诗:“光阴负我难相偶,情绪牵人不自由。”
流逝: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。《诗·大雅·常武》“王旅嘽嘽”唐·孔颖达疏:“其往战则不可御止,如川之流逝。”
香墨:带香味的墨。唐·韦应物《对韩少尹所赠砚有怀》诗:“故人謫遐远,留砚宠斯文。白水浮香墨,清池满夏云。”
玲珑:本文是指明彻貌。魏巍:《谁是最可爱的人·依依惜别的深情》:“这些中国孩子的心,简直是金子一般的心,银子一般的心,水晶石一般晶莹玲珑的心!”
平仄:平声和仄声,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韵律。平指四声中的平声,仄指四声中的上、去、入三声。旧体诗词和骈俪文所用字音必须平仄相互交替,使声调谐协,谓之调平仄。宋·陈鹄《耆旧续闻》卷四:“近代声律尤严,或乖平仄,则谓之失黏”
从容:本文中是指悠闲舒缓,不慌不忙。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追光寺》:“略从容闲雅,本自天资。”
竹韵:指风吹竹子而形成的特有声音。清·曹寅《贺新郎·夜间耳鸣息》词:“腊黄浅映鹅儿泻。渐翛翛、半庭竹韵,有声有画。”
芳容:指美好的容颜、仪态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小生客边得遇芳容,三生有幸。”
解析:
不懂得情根深种是怎样一种情形,也不知道缘分到底是在东西南北中?就仿佛远处的屏山被雾气笼罩着,似隐似现、迷离、美丽、神秘、朦朦胧胧……明媚的月光移到细柔如丝的柳条上,那柳条越发的青翠欲滴,温柔的风儿轻拂池中的荷花,那荷花越发的百媚千红。
是谁在叹息时光如流水匆匆逝去?是谁在叹息时光踏着急促的脚步,卷起昔日的美丽,扬长而去?我不想去感叹时光的不可逆,我只安然端坐在时光一隅,轻轻敲打着心怡的文字,那一颗心便会随着香墨蹁跹,心儿似水晶般晶莹玲珑,在平平仄仄的韵律中,染得满纸从容,然后细细地品味着字里行间的欢喜或忧伤,在一杯香茶的氤氲中,拈花不语,淡淡的只为自己芬芳。快乐地听着窗前清风吹拂玉竹那特有的美妙声响,安静地端详着镜子中,那优雅的仪态,美好的娇容……
附:宋代诗人,词作风格隽美,启北宋一代词风徐昌图原玉:
《临江仙~饮散离亭西去》
饮散离亭西去,浮生长恨飘蓬。
回头烟柳渐重重。
淡云孤雁远,寒日暮天红。
今夜画船何处,潮平淮月朦胧。
酒醒人静奈愁浓。
残灯孤枕梦,轻浪五更风。
对联:
(1)
上联:风牵翠柳千姿影
平仄:平平仄仄平平仄
下联:文友请对下联
平仄:仄仄平平仄仄平
(2)
上联:且敲平仄吟心曲、满怀依恋
平仄:仄平平仄平平仄、仄平平仄
下联:文友请对下联
平仄:平仄仄平仄仄平、平仄仄平
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,玲珑非常喜欢,盛情邀请文友们各展风采!
本文系落字玲珑原创,百家号首发,若有转载,须注明作者落字玲珑及出处。文中部分文字与图片来自网络,若有版权问题,请速联系。
#文学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