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竹,学名:Polygonatumodoratum(Mill.)Druce,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茎横走,肉质黄白色,密生多数须根。叶面绿色,下面灰色。花腋生,通常1~3朵簇生。耐寒,亦耐阴,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。玉竹为药食两用植物,具有滋阴润肺;养胃生津之功效。主治燥咳;劳嗽;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;内热消渴;阴虚外感;头昏眩晕;筋脉挛痛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用于肺胃阴伤,燥热咳嗽,咽干口渴,内热消渴。
玉竹具养阴、润燥、清热、生津、止咳等功效。用作滋补药品,主治热病伤阴、虚热燥咳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结核病等症,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、佳肴和饮料,具有保健作用,值得广大农民种植。玉竹秋季种植,生产周期2-3年,亩产公斤左右,目前市场价格25元/公斤左右,亩产值元左右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
本公司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回收全部产品,也可以向客户推荐相关收购厂商。
一、品种选择及种苗准备
玉竹分为人工栽培种和野生种。人工栽培种有猪屎尾、同尾、刺尾、米尾等,野生玉竹有毛筒玉竹、小玉竹、大玉竹、二苞玉竹、康定玉竹等。目前猪屎尾是栽培品种中最好的品种,一般二年生亩产鲜品-公斤,高产的可达公斤以上,而且加工商品质量好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选当年生长的,顶芽粗壮,无病班虫伤、无机械损伤,个体大小均匀,重量在10克以上,带有部分须根的新鲜根茎作种苗。一般每亩需种-公斤,大小同用种量差异较大,一年生玉竹亩产是用种量的4倍,二年生玉竹产量是用种量的8-10倍。
播种前一般采用70%托布津加代森猛锌各25克配倍水,将种茎浸选2-3分钟,进行一次药剂消毒处理,取出后栽种。浸种能控制和减少病害传播,有利增产。
二、选地整地
选择背风向阳,排水良好,土壤疏松,土层深厚,富含有机物质的砂质壤土,不论平地坡地均可种植,新垦荒地也可,忌土质粘重,地势低洼,易积水的地块栽培,忌连作,忌当风之地,最少3-5年轮作一次,一般新种区比老种区产量高。
地选好后,抓紧在前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,除净杂草,让烈日暴晒,如杂草严重,先采用药剂除草,如农达、草甘磷均可,药杀后半个月再翻耕,种前将土块打细、分厢开沟,每畦1.5-2米。
三、种植
⑴适时早种
有调查结果表明,从7月下旬以后到十二月底前都有栽培的,但产量相差很大,最佳栽培期是立秋到处暑这段时间。种得早当年就长了根系,便有新生的根系吸收养分,出苗早,生长期拉长,有利光和作用积累养分,发育好,产量高
⑵施足底肥
玉竹是多年生高产作物,产量的高低与基肥用量有密切的关系,要想达到高产,必须施足基肥,一般为有机肥料,不仅肥效长,而且能改良土壤。
施肥方法:以集中施肥为主,下种前施人粪尿,兑水视土壤干湿确定兑水多少,开一行,播种沟淋一行,排一行,排种后,将充分腐熟的猪牛栏肥盖在上面再盖土,或采用充分发酵的菜枯每亩用量斤。
⑶合理密植
具体密度规格要因条件而异,根据品种、肥力、生长周期来定密度。据有关数据显示玉竹的栽培密度以30×8.3cm亩产最高,每亩00蔸,或采用行距33.3cm,株距10cm。
⑷播种深度
与播种季节的气候有密切关系,天气干旱则稍深,反之稍浅,一般以6-7cm为好,过深地下新生根茎竖直向上生长,引起次年植株密集,成丛,过浅地下根茎易露出地面而影响品质,增加来年培土量。种苗入土深度10cm以上产量减少13%,入土深度达到14cm以上减产58%。
⑸栽种方法
栽种时,应选择晴天,具体排种方法有斜排、平排两种,一般以斜排较多,斜排法是将种茎的顶芽一端向上,尾部向下,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排入播种沟内,具体又分为“一边倒”排种法,“倒八字形”排种法和“一左一右”排种法。排好种后再盖肥覆土。
⑹覆盖
玉竹栽后覆盖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,覆盖材料可采用稻草、麦杆、玉米杆、落叶均可,为了保持湿润,抑制杂草,一般覆盖6-7cm厚左右,如果覆盖材料困难,也可就地挖新土覆盖,抑制杂草。
四、田间管理
⑴第一个生长年的管理
三月出苗,要防人畜入地将芽踩断,当年不可再生。入春后,随着气温的升高,杂草开始萌芽生长,要坚持除早、除小、除了的原则,可采用药剂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,药物采用“盖草能”,个别药杀不死的用人工拔除,切勿用锄,以防伤苗,同时,搞好清沟沥水和病害的防治工作。
追肥覆盖和培土,当新苗到7-10公分时可追一次提苗肥,可用复合肥,量不宜大,冬季倒苗后,扯除杂草,再面施一层土杂肥或猪牛肥公斤,或者复合肥公斤,再加盖草物厚5-6公分,或就地挖心土培蔸。
⑵第二个生长年的管理
春季出苗,抓紧追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,每亩0-公斤兑水泼浇,第二年玉竹苗较密,可抑制杂草生长,发现杂草要选晴天土干时扯除,同时做好病害的防治和排水工作。
五、主要病虫害防治
⑴病害
1、褐斑病(又名叶斑病):①发病规律: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玉竹枯枝残叶及土壤中越冬,一般在5月开始发病,7-8月严重,直至收获均可感染,氮肥过多,生长过密,田间温度过大均有利此病发生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及时拔除病株,集中烧毁。二是发病初期用1:1:波尔多液防治。三是用3%的井岗霉素倍喷雾,或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-0倍或50%退菌特或65%代森锌倍喷雾。
2、锈病:①发病规律:5月发病,6-7月严重,雨期发病多,危害重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选用无病根茎作种。二是发病初期用爱苗、福星喷施。三是用25%粉锈宁0倍喷施。四是用0.1-0.2石硫合剂每隔七天一次,连续2-3次。
3、灰霉病:①发病规律:一般6月发生,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。②防治措施:参照褐斑病方法。
4、根腐病:①发病规律: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,属土传根部病害。发生较多,低洼地较严重,是玉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实行轮作,切忌重茬。二是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灌根。可选用50%多菌灵倍液,或20%双效灵水剂倍液,或50%退菌物倍液。三是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,并彻底用药剂消毒。
5、褐腐病:①发病规律: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发病,连作,地势地洼,田间积水,排水不良,土壤粘重等均易发病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严格轮作制度。二是进行土壤消毒,每亩施石灰—公斤,或5公斤50%多菌灵或1.5公斤95%敌克松粉剂,整地前翻入土中。三是生长期用75%百菌清、猛杀生倍液灌根1—2次。
⑵虫害
1、蛴螬:又名土蚕子、地蚕子、金龟子、铜克郎、屎克郎等。①危害特点: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茎,咬断幼苗和根,致使根茎腐烂,植株死亡,或啃食地下茎皮,形成伤疤,成虫食害叶片,危害极大。②防治方法:一是播种前每亩用敌百虫撒在播种沟内,然后再排种,又可防治黄蚂蚁。二是用敌百虫50克,兑水克,拌菜籽饼5公斤傍晚撒在玉竹行间,毒饵诱杀幼虫。
2、黄蚂蚁:种前用敌百虫撒入土壤后翻耕。方法同蛴螬防治。
六、采收和加工
(1)收获
玉竹种植1年后即可收获,但产量低,大小还不到规格。2~3年生的玉竹收获最好,产量高,质量好。4年生的产量更高,但质量下降,纤维素增多,有效成分下降。
收获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。收获时先用镰刀把地上茎割去,然后用锄头(最好是两齿锄)从前往后退着挖,这样可以便地下茎减少损伤。挖出后要及时留下种根茎,再去掉泥土和剩下的地上茎。如果土壤干燥板结则要用竹签子等工具把土去掉、分枝可以不连在一起,但要尽可能使每根玉竹条保持最大长度和降低弯曲度。
(2)加工
①晒毛坯
将收获的玉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晒,晒的时间长短按光照强度、玉竹堆放厚度、照射时间而定,一般晒2~4天,晒到较柔软开始出现皱纹即可。晒的时间过长就会使玉竹条有皱纹不饱满,影响质量。但晒的时间过短就揉不出糖汁。如遇雨要移到通风干燥处,严防潮湿,防止受伤部位发霉变质。
②去须根
玉竹须根很多,晒干后容易折断去掉。如玉竹量少,可采用纤维袋装起来,用手揉,用脚踩去掉须根,或用竹篮子、竹箩筐来回摇动去掉须根,玉竹数量大去掉须根要用机械。有时一次去不干净,则要去第二次,直到去完为止。
③揉糖汁
用揉糖机把玉竹揉软,要揉出糖汁,揉到透明黏手为宜。如果没有揉好,则玉竹条晒干后有皱纹,不饱满,玉竹片色泽不白,影响质量。如果揉得过度,则糖汁流失太多,玉竹条易粘灰,色泽较厚,难晒干,也影响质量。揉的时间长短根据毛坯晒的程度、揉的方法以及操作的温度而异。
④晒条子
揉出糖汁后要及时摊开晒干,不能耽搁时间,不能堆在一起,不能沾水淋雨。稍不注意,两夜之间就会长满白霉、黑霉,使产品报废。若天气不好,就不要急于揉糖汁。一定要等天气好再揉。若揉后遇雨则要迅速放到通风干燥处用鼓风机或电风扇吹。若遇连阴雨天气就要放烤房中烘烤。
晒玉竹条的场地必须清洁平整。玉竹条一定要晒透晒干。否则装袋入库容易发霉变质。
玉竹条一般为统装,有些分为两个等级,好的要求粗壮饱满无皱纹、色泽棕黄(或棕褐)、新鲜透亮,长度在10厘米,直径在1厘米以上,其余的为等外级。一般加工成玉竹条即可出售。
⑤刨片子
玉竹片只能纵刨,不能横刨、斜刨。要刨得很薄,厚度要求0.1厘米以下。
少量玉竹可用手工刨,需要一种特制刨子。数量大的玉竹用刨片机刨片子。
刨出的玉竹片也要及时晒干,否则也很容易发霉变质或色泽不白。一般开刨的当天就可以晒干。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要开刨。
⑥选片、包装
玉竹片晒干后进行选片,分级包装。现在一般分两级,好的叫选片,要求色泽白,无边皮,长度一般在7厘米以上;差的叫统片,是那些边皮和很短很窄的心皮。也有些分三级,再在选片中选出一些最好的,长15厘米,宽10厘米以上,叫摆片,在包装时要一片一片地摆放整齐。包装数量根据包装袋大小而定,但不易过大。
产品质量:成品以足干,去净外皮,成正方形块,厚薄均匀,白色者为优质。玉竹,学名:Polygonatumodoratum(Mill.)Druce,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根茎横走,肉质黄白色,密生多数须根。叶面绿色,下面灰色。花腋生,通常1~3朵簇生。耐寒,亦耐阴,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。玉竹为药食两用植物,具有滋阴润肺;养胃生津之功效。主治燥咳;劳嗽;热病阴液耗伤之咽干口渴;内热消渴;阴虚外感;头昏眩晕;筋脉挛痛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用于肺胃阴伤,燥热咳嗽,咽干口渴,内热消渴。
玉竹具养阴、润燥、清热、生津、止咳等功效。用作滋补药品,主治热病伤阴、虚热燥咳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结核病等症,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、佳肴和饮料,具有保健作用,值得广大农民种植。玉竹秋季种植,生产周期2-3年,亩产公斤左右,目前市场价格35元/公斤左右,亩产值0元左右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。
本公司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回收全部产品,也可以向客户推荐相关收购厂商。
一、品种选择及种苗准备
玉竹分为人工栽培种和野生种。人工栽培种有猪屎尾、同尾、刺尾、米尾等,野生玉竹有毛筒玉竹、小玉竹、大玉竹、二苞玉竹、康定玉竹等。目前猪屎尾是栽培品种中最好的品种,一般二年生亩产鲜品-公斤,高产的可达公斤以上,而且加工商品质量好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选当年生长的,顶芽粗壮,无病班虫伤、无机械损伤,个体大小均匀,重量在10克以上,带有部分须根的新鲜根茎作种苗。一般每亩需种-公斤,大小同用种量差异较大,一年生玉竹亩产是用种量的4倍,二年生玉竹产量是用种量的8-10倍。
播种前一般采用70%托布津加代森猛锌各25克配倍水,将种茎浸选2-3分钟,进行一次药剂消毒处理,取出后栽种。浸种能控制和减少病害传播,有利增产。
二、选地整地
选择背风向阳,排水良好,土壤疏松,土层深厚,富含有机物质的砂质壤土,不论平地坡地均可种植,新垦荒地也可,忌土质粘重,地势低洼,易积水的地块栽培,忌连作,忌当风之地,最少3-5年轮作一次,一般新种区比老种区产量高。
地选好后,抓紧在前作物收获后立即翻耕,除净杂草,让烈日暴晒,如杂草严重,先采用药剂除草,如农达、草甘磷均可,药杀后半个月再翻耕,种前将土块打细、分厢开沟,每畦1.5-2米。
三、种植
⑴适时早种
有调查结果表明,从7月下旬以后到十二月底前都有栽培的,但产量相差很大,最佳栽培期是立秋到处暑这段时间。种得早当年就长了根系,便有新生的根系吸收养分,出苗早,生长期拉长,有利光和作用积累养分,发育好,产量高
⑵施足底肥
玉竹是多年生高产作物,产量的高低与基肥用量有密切的关系,要想达到高产,必须施足基肥,一般为有机肥料,不仅肥效长,而且能改良土壤。
施肥方法:以集中施肥为主,下种前施人粪尿,兑水视土壤干湿确定兑水多少,开一行,播种沟淋一行,排一行,排种后,将充分腐熟的猪牛栏肥盖在上面再盖土,或采用充分发酵的菜枯每亩用量斤。
⑶合理密植
具体密度规格要因条件而异,根据品种、肥力、生长周期来定密度。据有关数据显示玉竹的栽培密度以30×8.3cm亩产最高,每亩00蔸,或采用行距33.3cm,株距10cm。
⑷播种深度
与播种季节的气候有密切关系,天气干旱则稍深,反之稍浅,一般以6-7cm为好,过深地下新生根茎竖直向上生长,引起次年植株密集,成丛,过浅地下根茎易露出地面而影响品质,增加来年培土量。种苗入土深度10cm以上产量减少13%,入土深度达到14cm以上减产58%。
⑸栽种方法
栽种时,应选择晴天,具体排种方法有斜排、平排两种,一般以斜排较多,斜排法是将种茎的顶芽一端向上,尾部向下,与地面呈一定角度排入播种沟内,具体又分为“一边倒”排种法,“倒八字形”排种法和“一左一右”排种法。排好种后再盖肥覆土。
⑹覆盖
玉竹栽后覆盖是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,覆盖材料可采用稻草、麦杆、玉米杆、落叶均可,为了保持湿润,抑制杂草,一般覆盖6-7cm厚左右,如果覆盖材料困难,也可就地挖新土覆盖,抑制杂草。
四、田间管理
⑴第一个生长年的管理
三月出苗,要防人畜入地将芽踩断,当年不可再生。入春后,随着气温的升高,杂草开始萌芽生长,要坚持除早、除小、除了的原则,可采用药剂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,药物采用“盖草能”,个别药杀不死的用人工拔除,切勿用锄,以防伤苗,同时,搞好清沟沥水和病害的防治工作。
追肥覆盖和培土,当新苗到7-10公分时可追一次提苗肥,可用复合肥,量不宜大,冬季倒苗后,扯除杂草,再面施一层土杂肥或猪牛肥公斤,或者复合肥公斤,再加盖草物厚5-6公分,或就地挖心土培蔸。
⑵第二个生长年的管理
春季出苗,抓紧追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,每亩0-公斤兑水泼浇,第二年玉竹苗较密,可抑制杂草生长,发现杂草要选晴天土干时扯除,同时做好病害的防治和排水工作。
五、主要病虫害防治
⑴病害
1、褐斑病(又名叶斑病):①发病规律: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在玉竹枯枝残叶及土壤中越冬,一般在5月开始发病,7-8月严重,直至收获均可感染,氮肥过多,生长过密,田间温度过大均有利此病发生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及时拔除病株,集中烧毁。二是发病初期用1:1:波尔多液防治。三是用3%的井岗霉素倍喷雾,或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-0倍或50%退菌特或65%代森锌倍喷雾。
2、锈病:①发病规律:5月发病,6-7月严重,雨期发病多,危害重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选用无病根茎作种。二是发病初期用爱苗、福星喷施。三是用25%粉锈宁0倍喷施。四是用0.1-0.2石硫合剂每隔七天一次,连续2-3次。
3、灰霉病:①发病规律:一般6月发生,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侵染。②防治措施:参照褐斑病方法。
4、根腐病:①发病规律: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,属土传根部病害。发生较多,低洼地较严重,是玉竹生产中的重要病害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实行轮作,切忌重茬。二是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灌根。可选用50%多菌灵倍液,或20%双效灵水剂倍液,或50%退菌物倍液。三是及时挖除重病株根土,并彻底用药剂消毒。
5、褐腐病:①发病规律: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发病,连作,地势地洼,田间积水,排水不良,土壤粘重等均易发病。②防治措施:一是严格轮作制度。二是进行土壤消毒,每亩施石灰—公斤,或5公斤50%多菌灵或1.5公斤95%敌克松粉剂,整地前翻入土中。三是生长期用75%百菌清、猛杀生倍液灌根1—2次。
⑵虫害
1、蛴螬:又名土蚕子、地蚕子、金龟子、铜克郎、屎克郎等。①危害特点:以幼虫在地下啃食根茎,咬断幼苗和根,致使根茎腐烂,植株死亡,或啃食地下茎皮,形成伤疤,成虫食害叶片,危害极大。②防治方法:一是播种前每亩用敌百虫撒在播种沟内,然后再排种,又可防治黄蚂蚁。二是用敌百虫50克,兑水克,拌菜籽饼5公斤傍晚撒在玉竹行间,毒饵诱杀幼虫。
2、黄蚂蚁:种前用敌百虫撒入土壤后翻耕。方法同蛴螬防治。
六、采收和加工
(1)收获
玉竹林植1年后即可收获,但产量低,大小还不到规格。2~3年生的玉竹收获最好,产量高,质量好。4年生的产量更高,但质量下降,纤维素增多,有效成分下降。
收获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。收获时先用镰刀把地上茎割去,然后用锄头(最好是两齿锄)从前往后退着挖,这样可以便地下茎减少损伤。挖出后要及时留下种根茎,再去掉泥土和剩下的地上茎。如果土壤干燥板结则要用竹签子等工具把土去掉、分枝可以不连在一起,但要尽可能使每根玉竹条保持最大长度和降低弯曲度。
(2)加工
①晒毛坯
将收获的玉分放在干净的水泥地上晒,晒的时间长短按光照强度、玉竹堆放厚度、照射时间而定,一般晒2~4天,晒到较柔软开始出现皱纹即可。晒的时间过长就会使玉竹条有皱纹不饱满,影响质量。但晒的时间过短就揉不出糖汁。如遇雨要移到通风干燥处,严防潮湿,防止受伤部位发霉变质。
②去须根
玉竹须根很多,晒干后容易折断去掉。如玉竹量少,可采用纤维袋装起来,用手揉,用脚踩去掉须根,或用竹篮子、竹箩筐来回摇动去掉须根,玉竹数量大去掉须根要用机械。有时一次去不干净,则要去第二次,直到去完为止。
③揉糖汁
用揉糖机把玉竹揉软,要揉出糖汁,揉到透明黏手为宜。如果没有揉好,则玉竹条晒干后有皱纹,不饱满,玉竹片色泽不白,影响质量。如果揉得过度,则糖汁流失太多,玉竹条易粘灰,色泽较厚,难晒干,也影响质量。揉的时间长短根据毛坯晒的程度、揉的方法以及操作的温度而异。
④晒条子
揉出糖汁后要及时摊开晒干,不能耽搁时间,不能堆在一起,不能沾水淋雨。稍不注意,两夜之间就会长满白霉、黑霉,使产品报废。若天气不好,就不要急于揉糖汁。一定要等天气好再揉。若揉后遇雨则要迅速放到通风干燥处用鼓风机或电风扇吹。若遇连阴雨天气就要放烤房中烘烤。
晒玉竹条的场地必须清洁平整。玉竹条一定要晒透晒干。否则装袋入库容易发霉变质。
玉竹条一般为统装,有些分为两个等级,好的要求粗壮饱满无皱纹、色泽棕黄(或棕褐)、新鲜透亮,长度在10厘米,直径在1厘米以上,其余的为等外级。一般加工成玉竹条即可出售。
⑤刨片子
玉竹片只能纵刨,不能横刨、斜刨。要刨得很薄,厚度要求0.1厘米以下。
少量玉竹可用手工刨,需要一种特制刨子。数量大的玉竹用刨片机刨片子。
刨出的玉竹片也要及时晒干,否则也很容易发霉变质或色泽不白。一般开刨的当天就可以晒干。如果天气不好就不要开刨。
⑥选片、包装
玉竹片晒干后进行选片,分级包装。现在一般分两级,好的叫选片,要求色泽白,无边皮,长度一般在7厘米以上;差的叫统片,是那些边皮和很短很窄的心皮。也有些分三级,再在选片中选出一些最好的,长15厘米,宽10厘米以上,叫摆片,在包装时要一片一片地摆放整齐。包装数量根据包装袋大小而定,但不易过大。
产品质量:成品以足干,去净外皮,成正方形块,厚薄均匀,白色者为优质。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